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

将安全责任与压力传递给每个人

添加:2022-03-29 13:34 游览: 来源:中国石化报

  “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管理,强化考核、约谈和记分等制度的落实;属地单位要加强现场检查、风险告知和考核。督查大队近期要加强现场检查力量,从严从重考核。”3月21日,洛阳石化安全总监李步对上周工作讲评。

  洛阳石化坚持把安全环保作为建设优秀炼化企业的基础来抓,牢固树立“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”的红线意识,全员、全过程、全天候、全方位开展安全环保管理,使安全生产基础得到巩固,安全管控水平有效提升。

  责任落实:保障作业人尽其责

  “请大家一定要按照要求规范作业,作业负责人和监护人要对照作业JSA分析及安全交底要求逐条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,切勿抱有侥幸心理。”3月10日8时,洛阳石化含盐污水回用技措技改项目施工现场,项目负责人对施工方进行详细安全交底,明确安全责任。

  每年,洛阳石化组织全员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,明确各专业人员岗位安全职责,从源头抓牢安全责任,将安全压力传递给每一个人。

  他们严格检查施工方案、技术交底工作,每天对现场作业承包商开展安全质量检查。重点检查人员准入、现场设备设施检验确认、施工方案审批及执行、HSE方案审批及执行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,确保现场作业安全受控。

  “我们从‘一个重视、两个坚持、三不施工’三个层面,督促承包商履行好责任。”李步说。“一个重视”是指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“一把手”要深入承包商管理末节,见证细节;“两个坚持”是指坚持抓体系运行和人员管理;“三不施工”是指承包商管理人员、工程管理或监理工程师、属地监管人员不在现场不许施工。

  该公司在调度会、班前会、现场协调会等会议召开前向总承包、监理、施工单位人员安全讲话,并增加随机提问环节,确保每名员工都真正实现将安全挂在嘴边、记在心里、干到实处。同时,他们聘请第三方安全监管,对“一把手”承包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查。2021年考核承包商48.97万元,约谈9次,8人被列入黑名单。

  隐患治理:形成PDCA闭环管理

  “新的高压瓦斯线投用后,整个关联装置运行安全性更有保障了!”3月11日下午一上班,洛阳石化储运部设备工程师张凡就去查看703号高压瓦斯线投用情况。

  之前,张凡和同事对辖区内高压瓦斯线进行涡流扫查测厚,发现多条高压瓦斯线全线减薄严重,其中,703号高压瓦斯线最高减薄率达到70.4%,管线运行风险极高。于是,他们通过优化生产,将703号高压瓦斯线沿线改至备用流程,历时两个多月,完成高压瓦斯线更新。

  今年以来,洛阳石化全面开展泄漏治理专项行动,行动方案涉及基础管理、预防维护、问题处置、技术应用和应急演练5个方面,细分37项具体措施。通过定期排查、监测检测、专项治理等手段,进一步提高设备完好率,确保日常作业风险可控,减少和避免因泄漏对生产、安全、环保等造成的影响。

  他们还充分利用静设备腐蚀在线监测、不动火伴热安装等新技术、新工艺,助力泄漏隐患排查;开展润滑系统管道泄漏、小接管腐蚀及机泵密封长周期运行等方面攻关,降低动设备泄漏率;强化预防性维修,做好源头治理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同时,定期通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,形成“检查—通报—整改—反馈”(PDCA)闭环管理。

  “下一步,我们将根据生产安排,稳步推进661号高压瓦斯线更新工作,有效降低全厂高压瓦斯系统运行风险。”张凡说,“并且进行复查,确保隐患排查整改率达100%。”

  应急演练:每月组织观摩点评

  3月初,洛阳石化在新建3号硫黄装置开展应急演练。应急演练抽查小组创新演练模式,将现场指挥部和灭火指挥部合二为一,安全监督组、工艺控制组、工程抢险组、环境应急组、消防气防组、警戒疏散组等应急小组部分成员到达现场参与演练。

  “为了持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,编制演练计划,我们按照应急处置要求每月开展演练,及时点评、通报演练结果。”该公司安全环保部安全监督室主任李炜说。

  如今,在洛阳石化的工作群里总能收到各种小视频,他们将事故案例录播成短视频,不仅通过工作群共享,还通过周例会、班组安全活动、交接班会等多种形式,开展各层级全覆盖的典型事故事件分享学习,从他人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。

  “洛阳石化对发现和处理隐患人员嘉奖,去年全年对未遂事件发现者合计发放奖励40.88万元,引起了员工热议,更激发出广大员工主人翁责任感。”李炜说。

  据统计,洛阳石化去年全年开展大型综合应急演练13次,组织班组应急演练300余次,全面提高了保障能力,促进应急救援到位。他们加强应急培训,以训代练,全面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。针对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,第一时间修订相关预案,确保新装置投产前预案编制到位、培训到位、演练到位,为进一步加强事故应急处置提供了保障。

  来源:中国石化报 本报记者:赵鹏钧 责任编辑:苟澜弋

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

服务热线

0311-87316999